擁抱云時代 呼喚更安全 |
發布時間: 2012/8/21 14:35:17 |
又到一年一度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消費與安全”是今年“3·15”的主題。對于如今正在大步邁入智能云時代的3C消費領域,大聲疾呼安全意識更是當務之急——在家電、手機、電腦等眾多3C數碼產品轉向智能化、互聯網服務轉向“云端”的情況下,各種威脅消費者人身、財產、信息安全的新狀況更加值得我們高度注意。
質量安全、3C行業的老頑疾 近日,中消協統計匯總了2011年家用電子電器行業的相關投訴數據,結果顯示,去年中國家用電子電器類投訴共138819件,占到了全國各級消費者協會組織收到的投訴總量的22.9%,在所有品類的投訴中排名第三,表現依舊不是很光彩。而在電子電器投訴的內部排名中,手機更是再次“勇奪”第一,其次則是電腦、空調等。 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有關手機質量的投訴達到43810件,水貨手機、組裝機、翻新手機充斥市場,在電池、電源管理組件等關鍵零部件上的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等情況更是給人身安全帶來了不小威脅。其實不僅是手機行業,家電行業中在去年爆發的“西門子冰箱質量門”、“蘇泊爾錳超標”等熱門事件也凸顯出了3C行業質量安全“頑疾”,仍然需要消費者予以高度關注,更需要相關市場監管部門持續完善機制。 信息安全,云時代的新命題 隨著通信服務、互聯網服務正在成為百姓消費的新熱點,相關的個人信息安全形勢更加嚴峻。在2011年,移動互聯網發展呈現出井噴狀態。與此同時,“智能手機偷跑流量費”、“境外發微博備受天價漫游費”等有關用戶財產安全的新問題也被迅速引爆,因此在通信服務領域,呼喚更公平、更公開、更透明成為了眾多消費者的民心所在。 不僅如此,在智能手機市場,更是有不少不法SP聯合水貨手機賣家進行違規第三方應用程序的預裝,進而為手機用戶預設吸費陷阱,或者直接通過“山寨”手機應用商店大肆傳播、擴散流氓軟件、間諜軟件或者僵尸病毒,從而導致數百萬手機用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蒙受話費損失,這種技術創新引發的危及消費者財產安全的新問題顯然值得高度重視。 除此之外,去年開始在傳統互聯網、移動互聯網迅速風靡的“云計算”風潮在為用戶提供更多的生活、工作便利的同時,也為個人信息安全問題帶來了新挑戰。尤其是以云存儲、云備份、云辦公等為代表的多種新型互聯網應用在運行時都需要將用戶的個人數據和遠程的后臺服務器進行同步,這使得個人隱私信息被曝光于網絡平臺的風險大大提升。這無疑在向我們消費者提醒——擁抱“云”時代,我們需要更多的安全保障。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endtimedelusio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