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云計算在南通海安的初步嘗試與推廣應用 |
發布時間: 2012/8/6 14:13:36 |
目前我國云計算市場正處于培育和醞釀階段,預計“十二五”期間將迎來“爆發增長期”。2010年4月,長三角地區唯一的云計算服務中心落戶江蘇海安軟件科技園,初期工程投資達1000萬。海安云計算服務中心建設的目標是:用最短的時間將云計算應用輻射于整個長三角地區。同年10月,海安云計算創新應用中心獲工信部CSIP中心評審會的高度認可,從此“云開”平臺正式亮相。該平臺自推出至今,已被蘇中地區近500家企業所采用。因此,如何利用海安云計算的優勢資源,增強其在蘇中地區的輻射與帶動效應,推動蘇中云計算現代產業體系的完善,具有極大的思考價值。 蘇中地區云計算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首先,蘇中正處于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期,中小企業快速增長,成長型企業規模龐大,產業基礎較為雄厚,成為不可多得的云計算潛在市場。第二,蘇中地區承載來自周邊發達地區產業梯度的直接轉移,現代產業體系催生網絡技術、智能技術的進一步突破,企業家在思想上、行動上更容易接受云計算,為云計算的規模應用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第三,蘇中地區各縣、市特別是開發區,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日新月異,不少開發區的配套設施不亞于上海園區,為云計算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硬件支撐。 海安云計算發展基礎分析與初步嘗試 首先,海安產業基礎雄厚。僅海安經濟開發區就擁有工業企業1000余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約800家、億元以上企業近200家,形成了高新技術、高端裝備、現代紡織三大產業集群的格局,具備電子信息、智能電網、光伏光電、軌道交通、船舶配套等十大特色板塊,有著龐大的云計算應用的潛在市場。其次,海安工業信息化起步較早。海安是南通市首批兩化融合的試點縣(市),不少企業生產工藝、核心技術、產品檔次達到國際、國內領先水平。第三,海安軟件科技園實力雄厚,是江蘇長江北岸第一家縣級軟件園、全國第二家縣級啟迪科技園,軟件產業發展起步領先周邊。2009年,海安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率先升格為國家級科技孵化器;2010年,海安軟件科技園企業營業額突破3.8億元;云計算正逐步成為服務外包產業的新增長極,海安經濟開發區被評為“江蘇省國際服務外包示范區”,這在蘇中地區縣域中尚屬首家。 2010年4月,由戴爾(中國)有限公司、北京易企達公司、江蘇易博云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三方合作的海安云計算服務中心在海安電信的全網絡支撐下,落戶海安軟件科技園,推出為企業提供“云”服務的平臺,即“云開”平臺。據海安經濟開發區的精確統計,云計算服務為區內企業節省了30%一40%的IT運維成本,減少IT部門23%一30%的支出成本,提高企業7%一15%的生產、銷售效率,為企業帶來15%一20%的效益提升。從企業使用情況來看,與海安電信合作使用云計算服務的單位,基本都可在增加銷售量的同時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管理能力,尤其是“公有云”和“私有云”服務,可大大提高員工工作效率,提升企業活力。 海安政府大力發展云計算產業的舉措 (一)將云計算作為加快地域經濟升級的重要推手。 力爭通過云計算在科技平臺中的應用,有效整合科、教、文、衛等社會資源,降低參與成本,增加合作機會,促進企業技術創新以及區域經濟價值的同步放大。 (二)政府重點政策傾斜支持云計算產業。 第一,在海安經濟開發區規模企業或億元企業中率先試行云計算“電子政務”,企業可以直接向黨工委、管委會提交報告、申請等文件,亦或是黨工委、管委會向企業下發文件,加快文件、材料審批速度,節省人力成本。第二,加大對云計算運用單位的補貼,對開發區財政增收有突出貢獻的企業可以免費使用該補貼,對規模企業補貼60%,對高新企業、低碳企業補貼70%,對億元成本規模以上的企業補貼80%,對中小企業補貼50%,促進云計算在企業中的規;瘧。第三,加快云計算在區外、縣外范圍的應用推廣,制定相應的獎勵措施,鼓勵海安云計算服務中心擴大營銷面,若帶動縣外企業云計算應用達到一定規模后,政府予以該中心財政補助或是稅收返還獎勵,敦促本地云計算運營商走出海安,面向蘇中,輻射長三角。力爭到2011年底,本地區云計算應用服務業企業新增80家、工業企業和重點服務業企業達500家,鞏固海安云計算服務中心在長三角區域主導地位。第四,把云計算列入“新九通一平”服務項目,鼓勵本地新落戶企業應用云計算,從源頭上確保云計算的普及。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endtimedelusio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