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var id="fe6gj"></var>

    <rp id="fe6gj"><nav id="fe6gj"></nav></rp>

    <noframes id="fe6gj"><cite id="fe6gj"></cite>

    <ins id="fe6gj"><button id="fe6gj"><p id="fe6gj"></p></button></ins>
    1. <tt id="fe6gj"><i id="fe6gj"><sub id="fe6gj"></sub></i></tt>
        始創于2000年 股票代碼:831685
        咨詢熱線:0371-60135900 注冊有禮 登錄
        • 掛牌上市企業
        • 60秒人工響應
        • 99.99%連通率
        • 7*24h人工
        • 故障100倍補償
        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幫助中心>文章內容

        趙文銀:云計算試點城市策略分析

        發布時間:  2012/8/1 14:23:33
        云計算已經成為科技強國之間下一輪競爭的重點。中國盡管沒有從國家層面制定戰略規劃,但是已經開始從地方城市試點,探索真正的云計算發展方向和模式。

               2010年10月1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關于做好云計算服務創新發展試點示范工作的通知》,確定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無錫等五個城市先行開展云計算服務創新發展試點示范工作。

               地方政府有資源有資金,在政府的統一部署下推動云計算發展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但是也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目前人們并不知道云計算到底是什么。國際IT巨頭把自己的產品重新整理包裝后貼上云計算的標簽,其實他們自己很明白,那些并不是真正的云計算產品。國內大部分的企業和研究機構只是跟在國際公司的后面,亦步亦趨的模仿。這種做法對于國外企業來說是件好事,一方面摸索云計算的本質特征,另一方面通過炒做概念推銷現有的產品。但是對于國內的試點城市來說,就會帶來很大的危害,大量的資金和時間花費了,最后沒有任何收獲。

               所以地方政府在做試點的時候,首先需要知道云計算的最終目標是什么以及大概的方向在哪里,真正了解云計算不是什么。政府開展云計算試點之所以很謹慎,是因為能否真正擁有云計算時代的話語權關系到未來國家競爭力問題,如果失去這次機會,將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受制于人。這是一個超越和領先的機會,是真正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的拼殺,是志在必得的戰斗。

               一、云計算是什么

               盡管到目前為止,經過了三年的時間,人們仍然沒有搞明白云計算到底是什么,但是基本上認同云計算將帶來人類社會重大革命這個觀點。美國政府把云計算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中國政府也高度重視云計算,已經指定了由政府主導的云計算試點城市。

               國際IT巨頭也開始投入大量的資金,搶占云計算市場和話語權。在國外公司的帶動下,國內很多企業也開始布局云計算,通過各種途徑和國外公司合作,利用國外公司的核心技術優勢搶占國內市場。

               1、云計算的定義

               目前關于云計算的定義大約有上百種,基本上是由國外公司或者專家學者定義的,國內也出現了幾種定義。

               中國電子學會云計算專家委員會委員趙文銀通過和哲學、經濟學、東方文化、數學、軟件開發以及云計算研究等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交流討論,并在實踐應用的基礎上提出了包含東方文化思想的定義。

               云計算是以應用為目的,通過互聯網將大量必要的硬件和軟件按照一定的結構體系連接起來,并隨應用需求的變化不斷調整結構體系所創建的一個內耗最小、功效最大的虛擬資源服務集合。

               按照這個定義,云計算包含兩大部分,一個是有形的硬件,是基礎。這部分的資源和能力是有限的,使用完了的時候就沒有了。比如一臺服務器,使用了就不能被另外一個人再使用。另外一個是無形的應用服務,是目的。這部分的資源和能力是無限的,是可以再生的。比如知識體系服務,無數的人可以同時使用。

               2、云計算想做什么

               長久以來,人類都在尋找一種方式來提高生產效率,用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利益。正使由于這種愿望的驅使,人類不斷的發明創造新技術,推動著人類社會向前發展。云計算同樣是在這樣的愿景下出現的。

               和以往的任何一次技術革命不同,這次革命不僅在技術上有重大突破,同時會導致社會結構、道德規范發生重大改變。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互聯網,經濟全球化,信息全球化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全球金融危機的出現需要一種技術來重新管理全球信息,以便實時、動態地幫助人們監控可能出現的危機。

               其次,人類對自然資源的掠奪性破壞已經導致了嚴重的環境危機,必須通過一種技術來幫助人們認識人和自然之間的關系,萬物相連成為必須要做的事情。

               第三,科技本身的發展遇到了瓶頸。比如CPU的處理速度達到了極限,知識爆炸增加了人們學習的難度,人類迫切地希望掌握更多的知識來解決目前面臨的問題,比如能源危機、環境危機等。因此需要一種革命性的技術的出現,來幫助人們達到目的。

               IBM提出的“智慧地球”是全球第一個描繪云計算目的的藍圖,其提出的戰略方案也是可行的,以“智慧城市”為單位,每個城市用從具體的行業入手,比如醫療、教育、金融等。事實上IBM已經抓住了云計算的本質——應用服務,但是IBM無法實現這個計劃,因為他們沒有掌握云計算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所以在具體操作的時候仍然是在采用傳統的技術體系。讓每個城市花同樣多的錢建立孤立的系統。而“智慧城市”要求的是基于地理位置提供服務(http://www.em258.com)的萬物相連的系統。

               把IBM現在的做的事情進行一些改進,就是云計算真正要做的事情了:在一個城市完成“醫療系統”的試點工作后,該醫療系統按照地理位置結構很快在全球不同區域搭建同樣的醫療系統,而這些系統的搭建是采用應用系統虛擬化技術來完成的,成本幾乎可以忽略。

               由此可見,云計算要做的事情和傳統的做法只存在一點差別,就是云計算要把分布在不同區域的產品連接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然而這個要求卻導致了傳統技術的革命,因為目前的程序設計方法和管理方法是無法讓全球的產品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的。

               3、云計算的本質難題是什么

               云計算的本質難題主要有兩個,一是軟件危機,二是數量增長危機。而云計算的應用模式、設備的組織形式等屬于非本質問題。

               (1)軟件危機。云計算最終將全球萬物連接起來,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在這個體系里,將包含數不清的軟件功能服務系統,這些功能服務系統的數量可能達到千億萬億,而且功能服務將根據環境的變化發生改變。

               (2)數量增長危機?焖俑咪N地管理無限增長的設備、數據等,是建立智慧地球體系必須解決的難題。當人們需要跟蹤產品安全的時候,就需要對每天生產的產品進行標識,并且通過標識碼管理動態采集的信息,這些產品和信息的數量是無限增加的。

               目前國際IT巨頭所掌握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并不是云計算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他們的這些核心技術在云計算時代是可以不考慮的。云計算產品對技術和設備的要求比目前傳統產品的要求要低很多,也就是說采用開源技術和普通設備就可以了。

               二、云計算不是什么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老子認為看得見的東西可以得到好處,看不見的東西可以達到我們的使用目的。比如車,真正達到我們使用目的的是車上面的空間。

               云計算的目的是提供更加合理的應用服務,而那些服務器、機房、網線、軟件、傳感器、終端設備等東西是達到目的的基礎,這些東西可以給我們產生利益,但不是我們的目的,真正對我們有價值的是這些東西組合起來后產生的那些看不見的東西。

               如同老子提到的車一樣,我們關心的不是輻條和車輪,十根輻條或是三十根輻條,一個輪子或是二個輪子,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些輻條和輪子如何組織起來,能夠滿足我們的運輸需要。同樣機房的規模、服務器的數量、軟件系統類型的多少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些東西如何組織起來,才能滿足應用服務的需要。

               盡管我們目前還不知道云計算到底是什么,如同古代最早制造車的人并不知道車是什么一樣,但是我們可以知道云計算不是什么。

               1、目前的數據中心不是云計算。當前的數據中心是把大量的服務器簡單的集中在一起,其認定的標準很簡單,因為服務器數量多,所以是云計算。事實上,目前的這種數據中心是真正的云計算要求回避的。這是因為第一,大大降低了對環境的適應能力,當大量的服務器集中在一起的時候,彼此的相互影響使得整個系統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大大降低,比如保持機房的溫度和濕度,對能源的要求;第二,打破了區域之間的平衡,比如局部地區的電力用量過大等;第三,風險太大,當該數據中心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就有可能導致所有的服務停止或者局部服務停止。

               2、集中式的云存儲模式不是云計算。云計算的本質目的在于數據在不同層次的交換和傳遞,這屬于個體行為(企業也可以看成是個體),個體是分散分布的,其數據的儲存也具有個體的特征。因此集中式存儲數據是真正的云計算需要回避的。這是因為第一,整體風險很大,當某個環節出現問題,將導致全部的個體無法進行數據交換;第二,個體無法確信數據的安全。由于個體沒有控制環境的權力,因此需要集中存放的數據任何時候都處于提供服務的狀態,這樣就大大增加了信息的不安全性,事實上個體只希望在需要的時候,信息才處于工作狀態;第三,個體無法任意更換數據載體的擺放位置。

               3、Saas(軟件即服務)不是云計算。Saas是單系統多用戶體系,這個體系的存在很大的問題,如何為全球任何一個區域(比如村)的用戶提供所需要的服務;當主機出現問題的時候,全部的用戶都無法獲得服務;當所有的用戶同時申請服務的時候,服務器是否能夠承受。

               對于企業來說,把以上幾類服務定義為云計算并且極力推銷,這種做法是可以理解的,首先,目前人們并不知道真正的云計算是什么樣的,只是知道這種發展趨勢;其次,企業的目的是賺錢,并不關心真正的云計算產品的推廣。這些國際巨頭并不是真的不知道這些服務不是真正的云計算,只是為了企業的利益而有意對公眾進行引導,以便推銷他們的產品,事實上他們的做法已經獲得成功,原來的產品穿上云計算的外衣后賣得更好了。

               但是對于試點城市來說,政府部門在進行投資的時候就需要更加謹慎一些了,目前中國有機會拿到政府投資的企業基本上是在模仿國際巨頭的做法,而這些國際巨頭私下里也一定在秘密研究開發真正的云計算核心技術和產品,這些信息估計國內的企業是無法獲得的。對于企業來說,只要有辦法賺到錢就成功了,這也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對于承擔云計算試點的政府部門來說,可能就錯失了搶奪云計算國際話語權的機會。其結果就是,所有的投資只是在幫助國外公司推銷和測試產品,而真正的云計算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并沒有得到。

               三、云計算試點城市的策略分析

               云計算最終會成為大國集團之間的博弈,因為智慧地球的形成不是一個國家的事情,當然更加不是企業的事情。然而企業肯定是具體的實踐者,不過決策者和指導者是大國集團。

               只所以這樣,是因為首先云計算不僅僅是技術上的革命,同時帶來社會結構發生破壞性的創建,人類將進入云計算社會,社會的很多方面都將發生革命性的變化,比如科學體系、政治體制、經濟結構、道德規范等。其次,智慧地球讓全球連接成為一個整體,實現信息一體化,進而推動經濟一體化,但是政治體制不可能一體化,文化和意識形態也不可能一體化,因此國家之間的博弈更加文明和激烈,缺少核心技術和資金的國家將不得不加入大國集團的行列。

               但是真正掌握云計算核心技術并提供云計算應用的是企業,如果企業沒有競爭力,沒有真正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這個國家是不能成為云計算博弈的主導者的。然而企業的本質是追求資本的增值,并不關心國家戰略,如果不賺錢,企業就會破產,所以很難投入很大的資金研究開發未來的核心技術。這也是當前的國際巨頭以及國內大公司很難獲得云計算核心技術的主要原因之一,他們希望維護并采用各種手段推銷現有的產品和技術,而不是破壞現有的產品和技術。

               所以政府進行云計算試點的時候,制定正確的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1、是幫助企業推銷傳統產品還是開發并應用云計算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方向選擇,推銷傳統產品是沒有投資風險的,這些企業目前的規模較大,傳統產品比較成熟,只要穿上云計算的外衣,就可以賺到錢。但是開發應用云計算核心技術是要承擔較大的風險的,一般情況下掌握云計算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的是新興的中小企業或者個人,一項云計算核心技術的應用需要大量的常規技術的配套,而且在具體應用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調整完善,因此經濟風險很大。

               2、是使用國外核心技術還是使用國內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作為基礎。這個選擇涉及到未來的發展。由于中國在互聯網時代沒有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因此長期以來受制于人。盡管國家花費了大量的資金扶持企業,但是仍然沒有進展。主要原因之一在于這些得到國家資金扶持的企業,在研究開發的時候仍然選擇使用國外的核心技術作為基礎,在這些技術之上進行研究,從而導致了研究開發新技術的速度和能力不如國外;跉v史的教訓,在云計算時代,試點城市在選擇投資方向的時候需要作出謹慎的決策。當然從投資風險來看,選擇國外的核心技術作為基礎的風險比較小,因為這些核心技術一般是由國外大公司提供。而選擇國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所承擔的風險要大很多,因為掌握這些核心技術的一般是中小企業或者個人,技術的成熟度相對較差些。

               3、不同的城市選擇不同的應用行業。云計算的本質在于應用服務,而不在于實現這些服務的硬件設備本身。所以試點城市在制定云計算發展規劃的時候需要充分考慮“服務”,而不是去考慮在這個城市放多少臺服務器或者多大速度的超級計算機。因為無論有多少臺服務器或者多大速度的超級計算機,它們的處理能力是有限的,而“服務”是無限的。云計算的本質是讓有限的處理能力來完成無限的“服務供應”,而這些服務分布在全球的任何一個地理位置。

               比如深圳圍繞提供教育服務來開展云計算試點,建立以地理位置服務為中心的全球教育體系,使得全球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獲得相同的教育,同時建立人類智能知識體系。杭州圍繞提供電子商務服務來開展云計算試點,建立以地理位置服務為中心的全球電子商務體系,使得全球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獲得相同質量的商務交易平臺,無錫可以圍繞云計算端設備的連接研究開發無限多設備的管理技術。

               體制優勢決定了中國有可能在云計算競爭中取得優勢,這是由云計算的特征決定的。

               1、云計算不是計算,也不是單純的技術問題,云計算是一個綜合課題,其商業模式會影響社會結構,影響社會財富分配等。所以云計算能否成功不是企業能夠決定的事情,政府是決策者,企業只是棋子(google、IBM也只能是棋子)。中國的體制可以做到全盤布局,統一安排。美國很難做到統一布局。

               2、云計算體系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不是某個IT企業或者IT企業聯盟能夠完成的。只有政府才有能力設計合理的整體規劃。企業之間通過無序的自由競爭是不可能形成一個完整的云計算系統工程的。企業之間的市場競爭只能出現在某個產品或者某項技術上面。

               3、云計算時代只有唯一,沒有第二。這和目前的情況完全不同,對于任何一個行業來說,都會有一些大的企業相互平衡,分享這個行業的財富,比如google、百度以及其它一些公司共同分享搜索市場的財富。在云計算時代,每個行業只有一個系統,這種狀況必定會導致社會結構、系統控制權、財富分配方式發生改變,而這種改變是通過政府來完成的。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endtimedelusion.com】

        服務器租用/服務器托管中國五強!虛擬主機域名注冊頂級提供商!15年品質保障!--億恩科技[ENKJ.COM]

      1. 您可能在找
      2. 億恩北京公司:
      3. 經營性ICP/ISP證:京B2-20150015
      4. 億恩鄭州公司:
      5. 經營性ICP/ISP/IDC證:豫B1.B2-20060070
      6. 億恩南昌公司:
      7. 經營性ICP/ISP證:贛B2-20080012
      8. 服務器/云主機 24小時售后服務電話:0371-60135900
      9. 虛擬主機/智能建站 24小時售后服務電話:0371-60135900
      10. 專注服務器托管17年
        掃掃關注-微信公眾號
        0371-60135900
        Copyright© 1999-2019 ENKJ All Rights Reserved 億恩科技 版權所有  地址:鄭州市高新區翠竹街1號總部企業基地億恩大廈  法律顧問:河南亞太人律師事務所郝建鋒、杜慧月律師   京公網安備41019702002023號
          0
         
         
         
         

        0371-60135900
        7*24小時客服服務熱線

         
         
        av不卡不卡在线观看_最近2018年中文字幕_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_一级A爱做片免费观看国产_日韩在线中文天天更新_伊人中文无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