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的革命 |
發布時間: 2012/7/28 14:13:09 |
7月23日的文匯講堂上,華東理工大學信息學院副院長虞慧群、華為公司云計算產品管理總監張宏彬兩人就“云計算”的最新發展和應用這一話題展開對話和演講,其中的一些資訊和觀點對我們的“電子書包”項目的推進是有啟發意義的。
一、計算技術的革新
計算新技術的革新是人類需求下的被迫行為,無論是過去的結繩計數,還是現在的計算機誕生、互聯網普及以及云計算,每一次的革新都帶來了顛覆性的影響。
最初人類的計算是十進制的數數,由于手指沒有記憶的功能,人們發明結繩計數并演變到算盤,增加了儲存功能。進入工業社會后,陸續發明了計算尺、分析機等機械手段。1940年代,第一臺計算機誕生,從編程到電子芯片,人類的計算出現革命性進展。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網絡迅速普及,使人們擺脫了單臺系統計算能力及物理空間限制。然而到本世紀初,信息技術發展又遇到瓶頸——微處理器計算效能每1-2年翻一倍,而格魯夫定律告訴我們,電信部門的帶寬每一個世紀才增加1倍。由此可見,電腦處理能力的提升遠遠快過通訊網絡傳輸能力的提升,通信帶寬的缺乏使人們無法有效地進行高效率的電腦運算。還有另外一些瓶頸,如系統復雜、用途單一、空置普遍、能耗巨大、重復浪費等。
怎么擺脫這樣的困境呢?人們從電力工業發展史上的選擇中得到啟發。十九世紀末,愛迪生發明了電燈,作為系統工程師的他提出以出售整套照明系統設備的方式贏利,因為工廠、社區都有巨大需求,但公司的財務總監英薩爾卻主張經營公用電廠,將電源變成一種通用技術,使用戶和制造商能以廉價的方式獲得,既節省勞力,也無需憂慮發電設備被淘汰。后來,英薩爾的主張成了我們目前的電力運營模式。
面對IT發展的困境,大家都意識到應該遵循英薩爾的思路,希望有一個公用的信息電網滿足各企業對IT的不同需要。
二、云計算是什么?
2003年5月,美國《哈佛商業評論》刊登了尼古拉斯·卡爾的一篇文章——《IT不再重要》,在產業界引起了軒然大波,一場質疑IT價值、觸及IT命運的世紀論戰由此拉開序幕。5年后,作者出版了同名書籍《IT不再重要》,書中提到,信息技術是當今的變革主導,云計算是這場變革的制高點。云計算的發展導致IT技術變成普遍、廉價的公共資源,而且人人都可平等享用。因此,IT不再占有核心競爭力的地位,IT不再重要。結論非常有震撼力!
不過,到目前,云計算還沒有一個被普遍接受的通用定義。各種機構、公司給出的解釋中,有如下五個共性:第一,是基于網絡的計算;第二,以服務的形式提供;第三,資源共享;第四,快速伸縮性,可以快速彈性地滿足用戶的不同需求;第五,按需付費。以喝水打比喻,你可以通過打開水管的方式取水,水管的水從水廠流出,供很多人使用,不用時關住水龍頭,最大量時不用擔憂不夠,用多少付多少費用,不會浪費。這個水廠就類似云計算,管子好比電腦,水就是我們需要的計算功能。
從服務的角度,云計算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軟件即服務(SaaS),用戶通過互聯網獲得云計算軟件應用系統?蛻糁恍枰唵蔚臑g覽器和網絡連接即可,大大減輕用戶終端設施的服務;第二個層次是平臺即服務(PaaS),云計算提供的服務是開放的平臺,利用它提供的平臺,用戶可構建自己的應用程序,并托管在云計算提供商的運行環境中;第三個層次是基礎架構即服務(IaaS),它提供的是基本計算的能力和基本儲存能力,主要采用虛擬化的技術通過對資源的共享、隔離、封裝、遷移,把資源集中起來,按需提供基礎設施的服務。
云計算會改變什么?首先是商業模式。IT公司將從出售實體的軟件、設備轉變為銷售服務;其次是個人的體驗。個人無需帶專用電腦,只要聯網訪問云端,就能隨時隨地獲取自己的應用系統和文檔資料;第三是社會信息化水平。云計算能夠促進產業轉型和升級,降低了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門檻,推動信息系統向高效用、低能耗的綠色環保方向發展。
三、兩個案例
1.Salesforce云:客戶購買價從數十萬降到50美元。
Salesforce.com公司創始人貝尼奧夫是從甲骨文公司離職的高級經理。利用云計算產品,在短短幾年內在客戶關系管理系統(CRM)里占據了相當大的市場份額,直逼第一名甲骨文公司。甲骨文的管理系統非常昂貴,整套設備需要數十萬美元,但Salesforce提供的CRM只要50美元。從1999年到2010年,公司市值已達155億美元,有48000個企業客戶遍布世界各地,每年營業額增長速度都在50%以上。利用云計算模式,Salesforce.com公司闖出自己的藍海。
云計算給信息化帶來了全新的理念,即企業可以有零成本IT系統,這是一個革命性的改變,因此這種共享性必然會沿用到更多的民生領域,上海的智慧城市建設就是一例。
四、云計算全球戰略
2010年起,云計算開始步入規;l展階段,有望引領繼個人計算機、互聯網之后新一代信息產業發展變革。據Information Week和IT市場研究機構IDC公司調查顯示,全球已經使用云計算的企業比例為23%,中國為9%,準備使用的比例分別為9%和12.2%,考慮使用的比例是28%和64%。吸引企業的是云計算帶來的巨大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應。
云計算在美國政府的IT政策和戰略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2011年發布的“聯邦云計算戰略”提出“云優先”策略,旨在推動聯邦政府IT向云計算遷移。預計聯邦政府用于云計算的預算將達200億美元,占IT總預算的25%。
而歐盟已將研發和推廣云計算技術列入“歐洲2020戰略”,是“歐洲數字化議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預計到2014年,歐洲云計算服務總收入達350億歐元,也是節能減排中的各國爭先開發的核心技術之一。
上海的“云海計劃”,通過應用示范的推動,努力把上海建設成亞太云計算中心。上海的“十二五”規劃把智慧城市作為最重要的目標,利用信息通用技術來感知、分析和整合,并智能地應用于交通安全、城市服務、民生等現代信息服務領域。智慧城市是一個城市文明程度和競爭力的名片。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endtimedelusio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