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的使用溫度和濕度 |
發布時間: 2012/7/26 10:45:59 |
環境因素對電腦能否長期穩定地工作,甚至使用壽命的長短都是至關重要的。大家在故障中常常提到的散熱和電腦配件受潮出現故障都屬于這類問題。但在使用和保養中,怎樣才算不多不少搭建好了電腦的使用環境呢?本文便要談談電腦使用中的環境溫度和濕度問題,以便大家更好地使用電腦。
一、環境溫度 環境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是導致電腦故障甚至器件損壞的罪魁禍首。家用電腦的工作環境標準溫度范圍,應維持在夏季22±2℃至冬季的16±2℃之間。一般情況下,環境溫度以19至22℃最為適宜。當夏季的環境溫度超過30℃時,就應該考慮開啟空調進行輔助降溫,否則容易出現工作不穩定、重啟、死機等故障現象。近來隨著Celeron D特別是Prescott P4的普遍采用,電腦本身的高溫問題開始變得愈加突出。因此,當使用上述處理器時,除了選擇強勁的CPU散熱系統外,一款帶有側置或頂置輔助排風系統的機箱是絕對值得考慮的。同時當室內溫度達到34℃以上并且沒有空調降溫時最好不要長時間使用電腦。 二、環境濕度 環境濕度過高或過低對電腦硬件來說,都是非常不利的。我國南方地區梅雨季節時的空氣濕度是很大的,它會使電腦中的電器元件,尤其是帶有較高工作電壓的顯示器,出現較為嚴重的故障。因此,在這種環境下使用的電腦,應該保證每周至少要開機3小時以上,用電腦自身發出的熱量來烘烤潮氣,以減少和避免因潮濕而帶來的故障。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endtimedelusio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