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PowerShell命令解釋器技巧 |
發布時間: 2012/7/12 9:23:00 |
Windows PowerShell是微軟的首選腳本語言,而且微軟的服務器產品現在也有了PowerShell cmdlet,因此你可以使用PowerShell腳本管理它們。然而,PowerShell不僅僅是一門腳本語言,它也有它自己的命令解釋器。了解命令解釋器的細節對提高工作效率是很有必要的。
10.重新顯示最后的命令——要重新顯示你在PowerShell命令解釋器中鍵入的最后一個命令,請按上箭頭鍵。繼續按上箭頭鍵滾動鍵入的歷史命令。按下箭頭鍵反向滾動命令列表。 9.重復以前的輸入——當使用上下箭頭鍵滾動以前輸入的命令的時候,右箭頭鍵允許你從之前的命令快速地輸入字符。按右箭頭鍵從之前的命令中一次一個地顯示字符。 8.使用快速編輯復制文本——盡管這并不明顯,PowerShell命令解釋器可以讓你選擇和快速復制任何顯示的文本。使用鼠標選擇要被復制的文本,然后按回車鍵或右擊選擇的文本將其復制到剪貼板。你需要在PowerShell屬性對話框的‘選項’選項卡中啟用‘快速編輯模式’以啟用此功能。 7.右鍵單擊鼠標以粘貼到命令解釋器——標準的Ctrl+V粘貼命令在PowerShell命令窗口不起作用。取而代之的是,在你復制文本到剪貼板之后,把鼠標放在命令行提示符之上并右擊以粘貼剪貼板內容。 6.使用Tab鍵自動完成——在你鍵入命令時使用Tab鍵可以使PowerShell命令解釋器嘗試自動完成你鍵入的命令。例如,輸入 Get[Tab] 按照字母順序顯示第一個PowerShell cmdlet,這是Get-Acl。繼續按Tab鍵循環顯示可用的Get-cmdlet。 5.識別不完整的輸入并退出——如果你輸入一個PowerShell命令但是聲明不完整,命令解釋器顯示它是不完整的輸入并提示‘>>’,如圖1所示。你可以完成命令,也可以通過按Ctrl+c取消當前的命令或按要求輸入。 圖1 4.不以腳本創建變量——你也許認為變量只能在腳本內部創建,但事實并非如此。你在命令中創建變量只需以‘$’作為名字的前綴: $server = “myserver” 3.使用管道將命令串聯在一起——管道使用管道分隔符‘|’把一個命令的輸出傳送到另一個命令的輸入。管道可以與所有的PowerShell命令共同使用。下面的例子顯示了如何將dir命令的輸出傳送到Sort-Object,從而可以根據文件大小對其排序: Dir | sort-object –property length,name 2.使用重定向傳送一個命令的輸出到一個文件——重定向可以讓你把一個命令的結果輸出到一個文件。你可以通過在一個命令后面添加‘>’使用重定向,后面緊接你要輸出的路徑。這個例子顯示了如何將dir命令的輸出重定向到一個叫做mydir.txt的文件。 dir > c:\temp\mydir.txt 1.使用屬性配置命令解釋器——要改變PowerShell命令解釋器屬性,點擊顯示在命令解釋器窗口標題欄左側的PowerShell圖標,選擇‘屬性’打開屬性對話框。在‘布局’選項卡,如圖2所示,可以改變屏幕尺寸,‘選項’選項卡可以更改命令緩沖區大小,‘顏色’選項卡可以更改命令解釋器的字體和背景顏色。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endtimedelusio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