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服務質量保證的存儲虛擬化 |
發布時間: 2012/7/10 14:51:47 |
當前的存儲市場已經相當龐大,存儲虛擬主機化是存儲技術領域研究和開發的熱門話題之一,其實這一概念已經有悠久的歷史,90年代Gibson的RAID的提出實際就是一種虛擬主機化。RAID可以將多個物理磁盤組合成一個更大的邏輯空間,與之相似的工作還有LVM等卷管理系統,但這一虛擬主機化都是在同一主機上進行的,隨著技術的進步,網絡存儲技術如SAN, NAS等已經成為企業存儲解決方案的主流,在此基礎上,網絡主機的虛擬主機化再次成為研究的熱點內容。大體上,存儲虛擬主機化分為三種類型:基于設備的虛擬主機化,如硬件RAID接口等;基于主機的虛擬主機化,如軟件RAID,LVM驅動等,基于網絡的虛擬主機化,如當今很多分布式存儲系統提供的帶外虛擬主機化,數據存儲管理工作由專門的元數據服務器完成。
以往對存儲系統虛擬主機化的研究都是基于存儲空間的虛擬主機化,并未考慮存儲系統性能問題,近年來,對存儲空間性能的虛擬主機化逐漸成為研究的熱點,幾乎每屆存儲系統國際會議(MSST, FAST)都有專門的文章對此進行討論。其主要特點是:應用程序對存儲系統的要求不再僅限于存儲空間,存儲性能因素(如訪問延遲,訪問帶寬等)也將成為重要的需求,所以,虛擬主機化將在多維空間上進行,當前比較成功的系統是stonehenge等。這一領域的研究多是結合網絡研究中的Qos原理,將Qos引入存儲系統,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訪問控制(Admission Control)和調度(schedule)算法。一個方向是根據訪問流的優先級分為BE(best effort)、SR(soft realtime)和HR(hard realtime)進行區分調度,提出集成調度框架,其中SR是指滿足統計學服務質量保證的進程,而HR是指絕對服務質量保證的訪問流。另外一個研究方向就是共享存儲中的performance isolution,多個虛擬主機disk如何協同工作,全部滿足各自的服務需求,這就是存儲系統的訪問控制。還有另外之中是針對特定設備特征的調度算法,現在主要集中于OSD設備。 這一領域的文章很多,我的研究路線是先理清經典的算法如VC, EDF, SFQ等等,參照經典的系統stonehenge等,結合網絡Qos的研究成果,看是否可以向存儲系統移植,來完成集成調度框架的設計,在系統設計上不僅局限于流媒體設備的高層調度,更加注重底層的訪問控制和調度算法。最后參照OSD設備的特定,看是否有突破。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endtimedelusio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