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改變世界的十大計算機病毒(4) |
發布時間: 2012/7/4 9:37:15 |
8、超級工廠(2010年)
作為有史以來最復雜的惡意軟件,超級工廠屬于一種有針對性的蠕蟲,可以通過Windows進行傳播并攻擊工業控制器硬件——目前針對的只有一種特定系統(如上圖所示的西門子S7-300控制器)。 蠕蟲的目標被認為是破壞伊朗核計劃,并且很可能也獲得了成功。在確認目標系統后,它就會對高頻電機控制器進行重編程,讓操作變得間歇不規范。這樣,整個工業生產過程就會變得非;靵y,難以對實際情況進行確認。 盡管依然無人知曉該蠕蟲開發者的具體情況,但依據今年早些時間在總參謀長加比·阿什凱納齊中將退休宴會上拍攝的一段視頻中的內容顯示,該惡意軟件被以色列國防軍當作一次勝利。 9、戴維·杰洛德的小說《哈萊周歲之時》(1972年) 作為第一種虛構的計算機病毒,它被描述為是由一臺犯了錯誤的智能計算機在尋找自己被隱藏制造者的信息時所開發。盡管小說中對于復制方法的描述非常獨特,但考慮到寫作時間是在互聯網出現前的實際年代,所以應該說還是非常正常的: “我們首先要做的是為計算機配備一條可以自動撥號的電話線。接下來就可以輸入病毒程序,并開始隨機撥號;這樣,當連接上另一臺計算機的時間,就可以將病毒注入。” 10、約翰·布倫納的小說《沖擊波騎士》(1975年) 如果說哈萊(HARLIE)還生活在沒有計算機聯網的虛幻世界中的話,《沖擊波騎士》則就相當于看到了網絡屬于可以為人類社會帶來全面影響的最重要新技術的現實未來,這讓它有資格作為前互聯網時代科幻小說中真正有遠見的典范。 在小說中,開發者利用代理服務器將蠕蟲和蠕蟲清理者上傳到網絡上并進行激烈的戰斗,這往往會導致欺騙和身份盜竊行為的發生。對網絡身份性質,網絡團體在社交方面的規則以及人與網絡共存關系的探討讓其領先了現實30年。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endtimedelusion.com】 |